據海口海關20日統計,截至6月18日,海南自貿港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下享惠貨值1.14億元,突破億元大關,累計減免稅款約1500萬元。
2024年12月31日海南自貿港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正式落地實施,明確在全島封關運作前,在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經認定的醫療機構、醫學教育高等院校、醫藥類科研院所,進口已在中國批準注冊的進口藥品、醫療器械,或按中國國務院有關規定,尚未獲得中國批準注冊,但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允許在先行區內進口使用的藥品(不含疫苗)、醫療器械,可享受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
海關介紹,截至目前,已有14家醫院通過享惠主體資質審核,主要申報進口品種包括人工耳蝸植入體及其配件等。
今年以來,海口海關發布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支持海南外向型經濟發展二十二條措施,推動藥品、醫療器械“零關稅”政策擴大效益顯現。
樹蘭(博鰲)醫院院長呂惠說,該院申報進口的首票“零關稅”醫療器械——人工耳蝸,僅用不到1小時就順利通關,大幅降低了醫療運營成本。
海口海關所屬博鰲機場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關將持續做好“零關稅”藥械政策的宣傳及保障工作,推動更多國際優質藥械進入中國市場,讓海南自貿港建設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患者。